發布時間:2022-11-01 點擊:92
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保護法》(以下簡稱“黃河保護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黃河保護法明確,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
黃河保護法包括總則、規劃與管控、生態保護與修復、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沙調控與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進高質量發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保障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11章,共122條。
黃河保護法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章中明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并實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加強統籌協調,推動黃河文化體系建設;組織開展黃河文化和治河歷史研究,推動黃河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組織指導黃河文化資源調查和認定,對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籍文獻等進行記錄、建檔,建立黃河文化資源基礎數據庫,推動黃河文化資源整合利用和公共數據開放共享。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文化和旅游等主管部門應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豐富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黃河保護法規定,國家要加強黃河流域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文物、歷史建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古河道、古堤防、古灌溉工程等水文化遺產,以及農耕文化遺產、地名文化遺產等的保護;要加強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要加強黃河流域具有革命紀念意義的文物和遺跡保護,建設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弘揚黃河紅色文化;要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統籌利用文化遺產地以及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教育基地、水工程等資源,綜合運用信息化手段,系統展示黃河文化。
黃河保護法要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統籌黃河文化、流域水景觀和水工程等資源,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黃河流域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推動本行政區域旅游業發展,展示和弘揚黃河文化。同時,黃河保護法明確,黃河流域旅游活動應當符合黃河防洪和河道、湖泊管理要求,避免破壞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
黃河保護法還明確,國家鼓勵開展黃河題材文藝作品創作,要加強黃河文化宣傳,促進黃河文化國際傳播,鼓勵、支持舉辦黃河文化交流、合作等活動,提高黃河文化影響力。